肿瘤

复发/难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新药治疗策略

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王燕婴易树华邱录贵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2-02-08
导读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在我国发病率较低,仅占白血病总数的3.5%。氟达拉滨联合利妥昔单抗和环磷酰胺作为初治CLL的一线治疗,取得了较高的治疗反应率和长期生存。但是,复发/难治性CLL治疗反应率和生存时间较差,因此研究新的治疗靶点,应用新的药物治疗对于提高疗效和延长生存极为重要。

王燕婴   200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英语班,后至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硕博连读。曾多次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奖学金,并被评为北京协和医学院优秀研究生。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在我国发病率较低,仅占白血病总数的3.5%。氟达拉滨联合利妥昔单抗和环磷酰胺作为初治CLL的一线治疗,取得了较高的治疗反应率和长期生存。但是,复发/难治性CLL治疗反应率和生存时间较差,因此研究新的治疗靶点,应用新的药物治疗对于提高疗效和延长生存极为重要。

  CLL多发生于老年人,发病年龄高峰在60~80 岁,中位年龄60 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2:1。

  2000年的多中心随机临床CALGB9011试验结果显示,氟达拉滨(Flu)单药治疗CLL,无论治疗总体反应率(ORR)、无进展生存(PFS)或总生存(OS)都较传统的化疗方案有显著提高。在2010美国血液病学会(ASH)年会上,该研究组的后续报道显示,经过了长达10年的随访,应用氟达拉滨的患者OS获得了显著延长(中位OS,63个月对59 个月;8 年OS,31%对19%)。应用氟达拉滨没有增加第二肿瘤的发生率。

  2008年,美国M. D.安德森癌症中心应用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和利妥昔单抗(FCR)治疗224例CLL患者,长期随访结果显示,治疗完全缓解(CR)率为72%,ORR为  95%,6 年OS 和无失败生存(FFS)分别为77%和51%。同样,来自德国CLL 研究组(GCLLSG)的CLL8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应用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FC)方案相比,FCR 的联合治疗,不仅显著提高了CR率(44% 对22%)和ORR,还延长了3年PFS率(64.9%对44.7%)和3 年OS 率(87.2%对82.5%)。因此,随着CD20单克隆抗体的应用,FCR 方案逐渐成为治疗初治CLL 患者的一线方案。

  尽管FCR 作为一线方案治疗CLL,ORR可以达到63%~80%,但FCR方案并非对所有患者有效。17p 缺失、11q 缺失、IGHV未突变以及CD38阳性的CLL患者对化疗(包括氟达拉滨)反应率和生存率较低,其中17p缺失或p53基因的缺失是最强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

  难治性CLL的定义是对治疗反应小于部分缓解(PR)或停药后6个月内出现疾病进展;而有一部分难治性CLL 对氟达拉滨耐药,即患者对氟达拉滨为基础的方案反应小于PR 或停用该方案治疗后反应持续时间小于6个月。

  复发CLL的定义是指疗效至少达到PR后6个月内出现疾病复发。

  因此,新药研发的目的,是提高难治/复发CLL的治疗反应和生存时间。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