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讨了SDB与心力衰竭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关于如何通过优化呼吸管理来改善心力衰竭预后的新见解,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和适应性支持通气(ASV)等治疗方法的实际效果,还指出了个体化治疗策略的重要性,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
【CMT&CHTV 文献精粹】
导语:本文探讨了SDB与心力衰竭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关于如何通过优化呼吸管理来改善心力衰竭预后的新见解,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和适应性支持通气(ASV)等治疗方法的实际效果,还指出了个体化治疗策略的重要性,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
近年来,睡眠呼吸障碍(SDB)与心力衰竭(HF)之间的联系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SDB,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和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被证实可通过多种不良的心血管机制加剧心力衰竭的病程。
2024年5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发表了一篇题为《Sleep Apnea and Heart Failure—Current State-of-the-Art》的文章,该研究综合分析了现有的文献,旨在阐明SDB与HF之间的关系,特别关注了病理生理机制、诊断挑战以及治疗方式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和适应性伺服通气(ASV)的有效性。这项研究不仅对理解SDB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探索了SDB与HF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评估当前治疗策略的有效性和局限性。研究者从2003年至2024年的PubMed、EMBASE、Scopus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搜集了同行评审的文章。关键词涉及SDB如“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和“central sleep apnea”(CSA),并与心力衰竭相关的术语配对,以确保检索到相关研究。研究排除了编辑来信、未发表的手稿和会议摘要,确保了来源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研究结果
SDB与HF的密切关联性
研究揭示了睡眠呼吸障碍(SDB)在心力衰竭(HF)患者中的高患病率,这一比例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中为47%-76%,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中为55%。这一数据强调了SDB与HF之间密切的病理生理联系,以及在临床实践中对SDB诊断的忽视。
治疗方式的有效性分析
研究探讨了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和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在治疗SDB中的有效性。在一项45名心力衰竭和OSA患者的随机研究中,短期CPAP治疗显著改善了心肌交感神经功能,表现为使用11C-羟基麻黄碱作为标记物的保留量增加,这一结果表明心脏应对压力的能力得到了改善。
治疗效果的个体差异
研究结果亦指出治疗效果的个体差异。在265名OSA患者的研究中,非肥胖OSA患者接受CPAP治疗后NT-proBNP水平降低,而肥胖OSA患者则未观察到这一效果。这提示了肥胖可能影响CPAP的疗效,强调了治疗个体化的必要性。
长期治疗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SAVE试验对2717名中重度OSA和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了评估,尽管CPAP治疗显著降低了AHI,但并未在心血管事件的减少上显示出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患者对CPAP治疗的平均依从性仅为每晚3.3小时有关。
总结
本研究全面地分析了SDB与HF之间的复杂关系,并综合评估了各种治疗方式的效果,特别是在探讨CPAP和ASV治疗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有效性方面,提供了深入的见解。此外,研究还强调了个性化治疗的重要性,提示我们在治疗SDB时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具体状况和偏好。
参考文献
Menon T, Kalra DK. Sleep Apnea and Heart Failure-Current State-of-The-Art[J]. Int J Mol Sci. 2024 May 11;25(10):5251. doi: 10.3390/ijms25105251.
编辑:薄荷
二审:清扬
三审:碧泉
排版:半夏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