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目标:25年,25%

作者:陈智 整理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2-08-22
导读

         面对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形势严峻,2012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一个全球性的目标,即力争到2025年使非传染性疾病(NID)早期死亡率减少25%。

关键字:  NID | 死亡率 | 25年 | 降25% 

高血压社区管理:理性面对取得的成绩

讲者:美国心脏病学会主席 威廉·A·祖格比(William·A·Zoghbi)

  2012年中国心脏大会于8月9日-1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在大会开幕式上,美国心脏病学会主席威廉(William)教授介绍了目前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并提出未来防治工作的目标。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本次大会分会场之一的全国心血管病社区防治工作经验交流会吸引了大批专家及全科医生参与。本版选取开幕式上威廉教授的主题报告及社区经验交流会上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唐新华教授的报告要点进行介绍。

  心血管疾病全球负担严重

  世界卫生组织(WHO)2005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全球死亡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远远超过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及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的负担,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更为严重。

  有研究显示,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事件占全球总死亡事件的60%,其中8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并成为导致贫穷和制约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缺血性心脏病及脑血管疾病是导致男性和女性死亡的主要心脑血管疾病。血压升高对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影响最为显著,其他影响因素有吸烟、高血糖、缺乏体育锻炼、超重或肥胖、高脂血症等。

  心血管疾病管理:挑战与机遇并存

  面对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形势严峻,2012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一个全球性的目标,即力争到2025年使非传染性疾病(NID)早期死亡率减少25%。

  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世界心脏联盟(WHF)也共同发出宣言“我们的时间——挽救可以被预防的心血管死亡(心脏病和卒中)”。

  目前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仍面临挑战和机遇。挑战包括:① 目标实现过程是一个持续过程;② WHO和各国的宣言都应持续强调目标重要性。机遇包括:① 希望这些目标能够被纳入将要在2015年生效的千年发展目标中;② 尽管非传染性疾病导致全球60%死亡事件的发生,但只得到不足3%的全球资金支持,因此必须建立足够资金以满足防治工作需要。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