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京医科大学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喉咽反流性疾病(LPRD)的诊疗方法,同时观察LPRD患者幽门螺杆菌检出率。研究指出,喉咽反流是导致咽喉炎的重要病因,使用抑酸剂及消化道促动力剂可明显改善喉咽反流的症状及体征。该文发表在2016年第01期《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杂志上。 156例反流症状指数(RSI)13分和/或反流体征指数(RFS)7分临床确诊为LPRD的患者,进行13C-尿
近期,南京医科大学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喉咽反流性疾病(LPRD)的诊疗方法,同时观察LPRD患者幽门螺杆菌检出率。研究指出,喉咽反流是导致咽喉炎的重要病因,使用抑酸剂及消化道促动力剂可明显改善喉咽反流的症状及体征。该文发表在2016年第01期《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杂志上。
156例反流症状指数(RSI)>13分和/或反流体征指数(RFS)>7分临床确诊为LPRD的患者,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4]检测,检出Hp阳性患者(I组)进行2周的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5](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林霉素)+甘桔冰梅片治疗后停药4周,观察Hp转阴率及LPRD转阴率;将Hp阴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II组30例单纯给予甘桔冰梅片治疗4周后观察LPRD转阴率,III组30例给予奥美拉唑+莫沙必利+甘桔冰梅片治疗4周后观察LPRD转阴率。
Hp阳性检出率为61.54%(96/156),经治疗2周后停药,4周复查Hp转阴率为78.12%(75/96),I组治疗后LPRD转阴率为67.71%(65/96),II组转阴率为53.33%(16/30),III组转阴率为96.67%(29/30)。经治疗后,三组RSI和RF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3,P<0.001)。治疗后III组与II组比较,III组的RSI和RFS评分更低。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paper/PeriodicalInfo.aspx?periodicalID=sdydjcyxyxb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