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bet金博宝下载

老人输液两小时后离世!中药注射剂频频出事,我们还能放心用吗?

作者: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25-05-12
导读

         近期,一则令人痛心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安徽阜阳的李先生反映,其父亲因头晕前往阜阳市中医医院就诊,在接受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后,出现手部瘙痒、剧烈腹痛等症状,短短约2小时便抢救无效死亡。阜阳市卫健委迅速介入调查,阜阳市中医院也启动相关程序,等待尸检结果以明确具体死因。

关键字:  老人 | 输液 | 离世 | 中药注射 

近期,一则令人痛心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安徽阜阳的李先生反映,其父亲因头晕前往阜阳市中医医院就诊,在接受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后,出现手部瘙痒、剧烈腹痛等症状,短短约2小时便抢救无效死亡。阜阳市卫健委迅速介入调查,阜阳市中医院也启动相关程序,等待尸检结果以明确具体死因。

 
刺五加注射液作为一款纯中药制剂,由中药提取精制而成,其有效成分包含总黄酮、异嗪皮啶、丁香苷、刺五加多苷等。从药物说明书来看,它具有平补肝肾、益精壮骨的功效,常用于肝肾不足引发的多种病症,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还可用于神经衰弱和更年期综合征等。
 
然而,这并非刺五加注射液首次引发严重不良事件。早在2008年10月,云南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就有6名患者使用该注射液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3例死亡。经调查,是部分药品在流通环节被雨水浸泡受细菌污染,而后被更换包装标签销售。

 

如今,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不禁让人发问:为何此类严重不良事件会反复出现?明明有着严重不良反应的前科,刺五加注射液为何还能在市场上流通并被使用?
 
图片
图源:CMT
 

01

中药注射
从辉煌到受限的曲折历程
 
中药注射剂的诞生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追溯到1940年前后,八路军一二九师首创了“柴胡注射液”,这可以看作是中药注射剂的开端;在那个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年代,这一创新为治疗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径。1965年,“六·二六”指示发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搞中草药群众运动,这一运动一直延续至80年代。在这段时期,大量的中药注射剂应运而生,多达1400多种。在短时间内研制出如此多的新药,在现代药物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也使得中药注射剂迎来了属于它的“黄金时代”。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中药注射剂为解决广大群众的医疗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基层医疗领域,成为了治病救人的有力武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药注射剂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2017年成为了中药注射剂发展的转折点。2017年10月,国家出台《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明确要求严格药品注射剂审评审批,并开展药品注射剂再评价。同年,2017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首次对中药注射液严格限制使用规范,26个中药注射液品种被限制在二级以上医院使用,部分还附加病症限制。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对中药注射液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受限制的品种进一步扩大,部分种类甚至直接被剔除医保目录,并且规定只能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用于重症或特定病种。这些政策的出台,主要是因为中药注射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从理论基础来看,传统中医从未有过注射的概念,缺乏将药品直接注入人体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难以解释药物注射的机理。此外,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在生产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污染,对于热原及细菌内毒素、重金属及有害元素、不溶性微粒等安全性质量指标的控制难度较大。在临床使用中,也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导致患者不良反应时有发生。
 

02

医保政策调整下,
中药注射剂的市场变迁与隐患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2022年,各级医保部门通过提高中医优势病种支付权重、建立中医门诊治疗支付标准、中药配方颗粒列入医保支付范围等措施,进一步鼓励和发展传统中医药发展;部分中药注射液迎来了医保政策的调整,开始逐步进入医保目录。2023年,这种政策回暖的趋势更加明显,2023年版国家医保目录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共有27种中药注射剂医保支付范围进一步放宽,这是继2022年医保目录对6种中药注射液解限后再次扩大解限范围,旨在通过合理的医保资源配置,支持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医保政策的调整对中药注射剂的市场产生了积极且显著影响。以刺五加注射液为例,近五年其市场规模呈现出迅速增长的趋势,从2019年的1.86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6.56亿元,尤其是2022年至2023年间增长最为迅猛,2023年比2022年同比提高了133.58%。其主要销售终端集中在临床市场,城市公立医院份额为51.53%,县级公立医院份额为39.81%,乡镇卫生院份额为7.62%,城市社区卫生中心份额为1.04%。
 
然而,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仍是行业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由于其成分复杂,药理机制尚不明确,在临床应用中,部分三甲医院医生出于谨慎考虑,使用相对较少。当前,大部分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场景更多集中在基层医疗机构,包括县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尽管医保政策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提供了支持,但在政策落地实践过程中,仍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监管。例如,刺五加注射液虽属于乙类支付范围内,但仍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使用,这一规定旨在保障用药安全。不过,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超剂量、超适应症使用等问题,这些不规范使用行为进一步增加了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图片
图源:CMT

 

03

加强监管,守护生命健康
 
由刺五加注射液引发的严重不良后果并非个例;回顾过往,多种中药注射剂都曾出现过严重不良反应。2006年,鱼腥草等7种中药注射剂因严重不良事件,导致有死亡病例报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紧急暂停其销售使用;2008年,茵栀黄注射液致使4名新生儿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名死亡,卫生部要求立即停止该批号药品的临床使用;2009年,双黄连注射液、香丹注射液也都出现不良事件并导致死亡病例,相关部门紧急采取措施停止其使用和销售。
 
这些惨痛的教训警示我们,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问题亟待解决。国家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也一直在努力加强监管。近年来,政策始终强调对中药注射液的质量管控,积极促进新技术在质量管控中的应用,并从原料管理、研发要求、临床使用、安全性再评价等方面进行具体规范。2023年12月,国家药监局召开已上市中药注射液上市后研究和评价专家工作组成立会议,旨在进一步明确相关技术要求,指导持有人完善安全性有效性证据,推动中药注射液再评价工作的落实,对药企未来的注射液质量管控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于基层医疗机构,国家更应加大指导和限制力度。一方面,要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中药注射剂的认识和合理使用能力,规范临床用药行为;另一方面,要强化基层医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保障患者能够用上安全有效的药物的同时,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真正对人们的生命健康负责。中药注射剂有着特殊的历史贡献,但在追求疗效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安全问题,只有在严格的监管和规范下,才能让中药注射剂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健康。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