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坐在桌前用电脑浏览信息时,屏幕上的文字突然有点发糊,揉了揉眼也没好转,眼前像蒙了层薄纱;窝在沙发上刷手机时,屏幕角落总有一团淡淡的黑影跟着动,退出页面、擦了屏幕,那影子还是挥之不去;甚至走路时,明明前方没人,却隐约觉得视野边缘有块地方看不清,像是被什么轻轻挡住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坐在桌前用电脑浏览信息时,屏幕上的文字突然有点发糊,揉了揉眼也没好转,眼前像蒙了层薄纱;窝在沙发上刷手机时,屏幕角落总有一团淡淡的黑影跟着动,退出页面、擦了屏幕,那影子还是挥之不去;甚至走路时,明明前方没人,却隐约觉得视野边缘有块地方看不清,像是被什么轻轻挡住了……
这些你可能随手忽略的“小不适”,其实藏着大风险!央视新闻曾报道过真实病例:一位短视频博主因长期熬夜盯屏幕工作,每天在电子设备前停留超10小时,起初只是眼干眼涩、看东西偶尔模糊,直到某天眼前突然黑影乱窜、视野被一块黑影遮挡,连屏幕上的文字都看不清;还有位市民因眼睛瘙痒频繁用力揉眼,从一开始的偶尔视物模糊,到后来右眼突然出现了像被窗帘挡住了的感觉……这两位患者就医后,都被确诊为一种严重的眼部疾病——视网膜脱落。这些看似普通的眼部症状,正是身体发出的紧急信号,一旦出现,一定要尽快去医院!
图源:CMT
视网膜脱落:不是“掉下来”,而是层间“分家”了
视网膜是眼球壁最内层的“感光核心”,由十层精细结构组成,就像相机里的感光底片,负责捕捉光线并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才能看清世界的色彩和细节。很多人听到“视网膜脱落”,会以为是视网膜从眼球里“掉出来”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真正的视网膜脱落,是视网膜的第九层和第十层发生了分离,就像原本紧紧贴合的两层薄膜被拉开了缝隙。一旦分离,视网膜就没法正常接收光线,信号传不到大脑,随之而来的就是视力下降、看东西变形、视野缺了一块,严重时甚至会因眼压降低导致眼球瘪塌,彻底失明。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视网膜脱落主要分三类:
孔源性视网膜脱落:最常见的类型,多发生在高度近视人群和老年人中。高度近视者眼球变长,视网膜被拉薄,容易出现裂孔;老年人玻璃体老化液化,可能牵拉视网膜形成裂孔。裂孔出现后,玻璃体里的液体顺着裂孔钻进视网膜下,把两层“冲开”。牵拉性视网膜脱落:常由眼部疾病引起,比如增殖性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等,会让视网膜表面长出像“小绳子”的增殖膜或机化条索,这些“绳子”不断拉拽视网膜,最终把它从原位扯下来,通常需要手术解除牵拉。渗出性视网膜脱落:和前两种不同,它不是物理分离,而是视网膜下液体渗出积聚导致的。常见于眼部炎症、肿瘤、血管性疾病等,治疗需针对原发病,促进液体吸收和视网膜复位。
这些人更要当心!视网膜脱落对视力的伤害有多大?
央视《生活圈》曾提醒:“错误护眼行为可能诱发视网膜脱落!”比如有人认为 “快速转动眼球能护眼”,实则可能导致视网膜裂孔。了解这些风险后,更要警惕以下高发人群:
图源:CCTV1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人:学生、上班族等长期盯着书本、电脑、手机,眼疲劳会加速近视加深,近视度数越高,视网膜脱落风险越大。近视人群,尤其是高度近视(600度以上)者:眼轴越长,视网膜被拉得越薄,就像过度拉伸的薄膜,稍不注意就可能裂孔或脱落。眼外伤或眼部术后人群:眼部受撞击、挤压等外伤可能直接导致视网膜裂孔;眼部手术伴玻璃体并发症或眼内出血者,也易引发脱落。视网膜变性者:视网膜周边变性区(如格子样、囊样变性)极薄,易裂孔;黄斑变性等后极部病变也可能导致脱落。
一旦发生视网膜脱落,对视力的损害更是不容忽视,从日常视物到生活安全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视力突然下降: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失去功能,视力会急剧减退,眼前像有黑影遮挡,看书、开车、认人都变得困难,且下降往往突如其来。视野缺损:脱落的范围和位置决定视野受损情况,可能是某个方向看不清,或周边视野缩小,导致对周围环境感知下降,增加跌倒、碰撞风险。视觉变形:部分视网膜脱离后,感光细胞分布不均,看直线可能变弯曲,方形物体看成梯形,对绘画、设计等职业人群影响极大。继发性青光眼:若不及时治疗,眼内压可能升高引发继发性青光眼,进一步损害视神经,甚至导致失明。
早发现早治疗!做好预防守护清晰视野
视网膜脱落治疗的关键是“尽早”,才能最大程度恢复视力;治疗方法需根据病情选择:
药物治疗:主要改善视网膜血液循环和营养,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无法直接根治,属于辅助手段。激光治疗:非侵入性治疗,通过精确封闭视网膜裂孔,防止脱落进一步发展,适用于裂孔小、位置合适的情况。手术治疗:药物和激光效果不佳时需手术。巩膜扣带术通过外部加压促进复位,适用于周边裂孔且范围不大的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切除玻璃体后注入气体或硅油顶压视网膜,适用于病情较重或伴并发症的患者。治疗后需定期复查,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用眼以防复发。
当然,比起发病后再匆忙治疗,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从生活细节入手降低风险,无疑是守护双眼健康更主动的方式。预防视网膜脱落,做好这几点能帮你筑牢“防护墙”:
避免用眼过度:每用眼40分钟就远眺休息,多眨眼,尽量不长期戴隐形眼镜,防止眼睛干涩损伤角膜。防止眼睛外伤:提高防护意识,避免剧烈运动、碰撞等冲击眼球;远离化学品、碎玻璃,预防意外伤眼。保持眼部卫生:勤洗手洗脸,不用手揉眼,保持眼部干爽;避免熬夜、睡眠不足,远离灰尘、浓烟、强光刺激以防感染。高风险人群定期体检:高度近视、巩膜炎、葡萄膜炎等人群,应定期散瞳查眼底,发现视网膜裂孔及时治疗。
结语
眼睛是我们看世界的“窗口”,视网膜就是这扇窗口的“感光薄膜”。当你在日常中遇到眼前黑影、视物模糊、视野遮挡等不适时,千万别觉得“忍忍就好”——这些可能是视网膜在“求救”。高发人群要做好预防,出现症状立刻就医,才能抓住最佳治疗时机。爱护眼睛,就是守护我们能看见的每一份美好,从今天起,用心呵护这双“心灵之窗”吧!
参考资料
1、王戢珲.什么是视网膜脱落?[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25,(05):79-80.
2、朱嘉丽.视网膜脱落,视力从此改变?[J].健康必读,2025,(13):31-32.
3、刘小毛.视网膜脱落相关的科普知识[J].人人健康,2025,(11):74-76.
4、孟昭群.突然视物模糊,警惕视网膜脱落[J].青春期健康,2023,21(01):12-13.
5、柳小晓.眼前有闪光、黑点、视物模糊,警惕视网膜脱落[J].人人健康,2021,(17):43.
6、央视财经.快停下!这个动作,护眼不成反伤眼!小心视网膜脱离[Z/OL][2025-2]. https://mp.weixin.qq.com/s/BOSfQiFyBFa7sZ2AyHb1GA
7、CCTV.节目官网《大开眼界》第4集:一条关于视网膜脱离的视频激起很多年轻人的共鸣[Z/OL][2025-6].https://tv.cctv.cn/2025/06/08/VIDEy2XAb3mz8VX2f4uL9bOX250608.shtml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