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

选择性结肠切除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作者:成都肛肠专科医院便秘科 杨向东 龚文敬 蓝海波 等 来源:2012CCDD 日期:2012-10-01
导读

         观察和评价选择性结肠切除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和评价选择性结肠切除术治疗慢传输便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84例慢传输型便秘病人随机分为结肠次全切除组(n=40)和选择性结肠切除组(n=44),分别施行结肠次全切除术和选择性结肠切除术治疗,并观察手术前后排便困难、过度用力排便:粪便性状;排便时问:下坠,不尽、胀感;排便频率;纳差、腹胀等指标。

  结果 近期疗效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别。选择性结肠除组术后便秘症状改善度明显好于结肠次全切除组[(67.6±6.2)%vs(78.6±7.3)%,p<0.01]。两组患者术后大便次数、直肠刺激症状、肛门疼痛、大便失禁、腹泻、腹痛、腹胀及术后并发症如肠梗阻和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见表2)。腹泻,腹痛、腹胀和肛门疼痛症状多在术后2~3周后可逐渐自行绶解。患者恢复饮食后均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经饮食调整或加用止泻药物(如复方苯乙哌啶、易蒙停)可以控制,其中2例病人经上述治疗仍未得到满意控制,通过使用肠内营养加止泻药物,症状得以控制。术后随访选择性结肠切除组在GIQOL指标评分、便秘症状指标改善度、病人排便频率满意率和生活质量满意率等方面明显高于结肠切除组。在便秘复发和应用泻剂等方面明显低于结肠切除组.两组在长期的腹痛、腹泻症状、大便失禁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结论 选择性结肠切除术治疗OFC较传统结肠次全切除术更好地改善术后早期和随访1年后患者便秘症状指标;明显降低术后长期便秘复发率,更多的患者对术后长期排便频率和生活质量感到满意,并未增加术后早期并发症,疗效方面较单纯针对STC的结肠次全切除术显示出优越性。选择性结肠切除术治疗OFC设计更为合理,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

  (摘自2012中国消化系疾病学术大会论文集)

  2012CCDD专题链接:http://zt.cmt.com.cn/zt/2012CCDD/index.html

  阅读更多消化肝病科内容请点击:http://gi.cmt.com.cn/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