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NAFLD、NASH及肝纤维化常见几大类肝病,专家们作了精彩论述。
中国台湾廖运范(YF Liaw):HBV复制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清除HBV或抑制HBV可降低疾病进展风险、减缓疾病进展。然而,我们面对的现实是,乙肝治疗效果远远达不到满意,我们仅能降低乙肝患者肝细胞癌(HCC)的发生率,而做不到杜绝进展到HCC。我们只好期待出现更加有效、安全且患者可以负担的抗HBV药物或治疗策略。
中国香港陈力元(Henry LY Chan):在抗HBV治疗过程中,应该监测HBV DNA水平,尤其对于口服核苷(酸)类似物的患者,将有助于监测耐药,一旦发生病毒耐药,可尽早给予有效的补救治疗。乙肝表面抗原(HBsAg)水平反映的是宿主肝细胞对HBV进行免疫清除的过程,更适合用于预测聚乙二醇干扰素的治疗应答,对于口服核苷(酸)类似物的患者,极早期的HBsAg水平变化可能具有预测意义。因此,监测HBV DNA与HBsAg水平是不能等同的。
荷兰哈里·詹森(Harry L.A. Janssen):在慢性乙型肝炎的个体化治疗过程中,监测HBsAg水平可预测应答情况。对于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患者,治疗过程中HBsAg水平下降与持续免疫控制相关;对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患者,监测HBsAg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可以停药。总之,监测HBsAg水平变化有望成为乙肝管理中的重要指标。
关于丙型肝炎
澳大利亚亚历山大·汤普森(Alexander Thompson):宿主的IL28B基因型与其感染1型HCV治疗后的SVR呈显著相关,这解释了相同基因型病毒感染者应答率不同的现象。
我们现在可以做的是,对感染1型HCV患者IL28B基因型进行鉴定,如果为C/C型,可以预测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的治疗效果较好,而如果非C/C型,只好期待HCV蛋白酶抑制剂等新药出现之后进行三联治疗。
关于NAFLD或NASH
法国弗拉德·拉奇(Vlad Ratziu):越来越多的药物被尝试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例如维生素E、他汀、吡格列酮等。大量临床证据表明,吡格列酮可以改善脂肪肝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升高,还可以改善肝细胞炎症、损伤,但无法改善肝纤维化。对于NASH患者,无论何种药物治疗,都不能代替饮食控制及生活方式改变。
澳大利亚伊丽莎白·鲍威尔(Elizabeth Powell):由于不同种族人群的遗传异质性,即使体质指数(BMI)相同,其体内的脂肪含量仍是不同的,例如同样的BMI,亚洲人的脂肪含量多于西方人。那么,在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时候,需要根据种族特异性的BMI临界点进行判断,从而影响治疗方式的选择。
关于肝纤维化
中国香港黄炜(Vincent Wong):研究证明,肝活检仍是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但其局限于有创性、患者难以接受以及标本的偏倚。瞬时弹性成像(transient elastography)是一种精确性很高、无创的肝脏硬度检查手段,但其不能应用于ALT水平极高的患者。多种无创诊断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肝纤维化诊断的准确性。[4240302](许倩)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