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在2016华夏神经病学论坛的癫痫分论坛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刘爱华教授针对迷走神经电刺激术在癫痫治疗领域的应用问题进行了主题报告。会议期间,医脉通记者就迷走神经电刺激术的问题对刘教授进行了专访。迷走神经电刺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物理治疗,目前已成为可以与新型抗癫痫药物相比拟的有效治疗手段。
医脉通:
目前迷走神经刺激治疗设备的放置都有哪些方案?各有什么利弊?
刘爱华教授:
在迷走神经刺激治疗方面,最早开展的是植入式刺激,需要把刺激器植入到胸部皮下组织里,使用导线将刺激器与迷走神经相连,通过刺激器自动放电,从而使电流向大脑传送,控制癫痫发作。
目前还有一种经皮迷走神经刺激,是一种无创的治疗,我本人也参与了相关试验的过程。耳部是迷走神经在脑外分布最广的部位,耳廓的耳甲腔附近,是迷走神经的主要投射区,通过使用电流刺激该部位,可以达到治疗癫痫的目的。目前已经制作出来的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器,可在耳部放置一个夹子,改进型的刺激器更可以做成耳机的形状,体积非常小,设备的尺寸仅相当于蓝牙耳机的大小。
相比之下,无创的迷走神经器对患者的损伤更小,但目前我们在病例的选择上,更倾向于选择病情较轻的患者接受无创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在入选的病例中,癫痫发作的减少率可达到50%左右,效果较为理想。
医脉通:
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的安全性如何,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副作用或并发症?
刘爱华教授:
迷走神经电刺激术的副作用和并发症相对较轻。治疗过程中,刺激器的工作周期是开30秒、关5分钟,如果在迷走神经受到刺激的同时,刚好患者正在讲话,那么可能会出现声音嘶哑等症状,不过通常见于接受刺激电流较大的患者。
医脉通:
对于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这些不良反应,我们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吗?
刘爱华教授:
一般的副作用症状不用特殊处理。如果患者经常感觉到声音嘶哑,或咳嗽较为严重,那么需要将输出电流适当调小。另外,患者在刚刚开始接受治疗时,副作用可能较为明显,但经过一段时间便可以适应。不过有一些极个别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窘迫的情况,但这种症状的发病率非常低,总体来讲,迷走神经电刺激术还是一种相当安全的治疗方案。
医脉通:
迷走神经电刺激术在非癫痫领域的应用现状如何?
刘爱华教授:
其他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睡眠相关疾病、抑郁症等。目前抑郁症的相关研究开展比较多,对于严重抑郁症患者,通过迷走神经刺激,可以控制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另外,迷走神经刺激在过度肥胖、老年痴呆等领域的应用也在研究当中。
不过,目前迷走神经电刺激术的适应症还是集中在癫痫领域,国内目前对于癫痫以外的适应症开展得并不多,国外对于癫痫以外领域的应用也处于研究阶段。
医脉通:
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