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

创伤性上颈椎不稳的外科治疗策略

作者: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脊柱外科中心王大林等 来源:2012COA大会论文汇编 日期:2012-12-23
导读

         根据创伤性上颈椎不稳的程度和复位难易,结合受伤机制,进行临床分型,严格掌握手术治疗适应证,掌握可靠固定和尽量减少融合节段的原则,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和内固定类型,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创伤性上颈椎不稳的外科治疗策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12月至201005月我院收治的36例创伤性上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齿状突骨折15例,寰枢椎脱位7例,Hangman骨折11例,Jefferson骨折3例。4例伴有神经功能障碍者脊髓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C2例,D2例。除7例采用颈椎牵引halo外支架及支具固定外,齿状突中空螺钉固定术6例,经口咽前路松解+后路寰枢椎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1例,C23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5例,Apofix寰枢椎后路固定+植骨融合3例,,后路C2C3椎弓根(或侧块)螺钉复位内固定术9例,枕颈融合术5例。所有患者术后均行头颈胸支具外固定3个月。

  结果32例患者术后获9-61个月(平均34个月)随访。33例患者经半年以上随访骨折或植骨获愈合,未见内置人物断裂或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1例齿状突骨折患者行后路Apofix固定+ 髂骨植骨融合术后,术后骨折移位,骨折畸形愈合,无神经症状。 4例神经功能障碍患者中3例有不同程度改善。本组未发生椎动脉、神经根、脊髓损伤或伤口感染、脑脊液漏。

  结论 根据创伤性上颈椎不稳的程度和复位难易,结合受伤机制,进行临床分型,严格掌握手术治疗适应证,掌握可靠固定和尽量减少融合节段的原则,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和内固定类型,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这里!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