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

英揭开指甲刮黑板声刺耳之谜

作者: 来源:参考消息网 日期:2012-10-13
导读

         如果问你最讨厌的是什么声音,或许大多数人的回答是指甲刮过黑板声。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还激活负责处理声音的听觉皮层,让志愿者能够更敏锐地觉察到噪音。

  参考消息网10月12日报道 如果问你最讨厌的是什么声音,或许大多数人的回答是指甲刮过黑板声。英国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反应源自大脑中的杏仁体,它会让人对高频尖锐的声音产生厌恶感。

  听声扫大脑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研究人员征募13名志愿者,给他们播放74段声音的音频,让他们评价声音是“好听”还是“难听”,同时让志愿者接受磁共振成像(MRI)扫描,以对比他们听到不同声音时的脑部活动。

  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还激活负责处理声音的听觉皮层,让志愿者能够更敏锐地觉察到噪音。

  声音越难听,扫描时大脑,特别是杏仁体的部位就越亮。结果显示,声音音频介于2000赫兹至5000赫兹之间时,人耳对它最为敏感,但也感觉最难听。

  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对尖锐的高音特别厌恶,是因为杏仁体对上述音频难以忍受,传达出痛苦信息给听觉皮层,进而让人感到头皮发麻,甚至全身起鸡皮疙瘩,排斥这类刺耳声音。

  解析杏仁体

  杏仁体是大脑颞叶内侧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形似杏仁的神经元聚集组织,是基底核的一部分,位于侧脑室下角前端上方。杏仁体是大脑边缘系统的皮质下中枢,有调节内脏活动和产生情绪的功能。

  先前研究显示,杏仁体在人的各种情绪反应,如愤怒、焦躁、惊恐等中充当了指挥所的角色。它可以引发人体的应激反应,让动物在遇到危急情况时迅速做出是拼力一搏还是转身逃跑的决定。

  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神经科学学报》发表报告说,指甲刮黑板或玻璃的音频与尖叫声和新生儿的哭声均处于2000赫兹至5000赫兹之间。新生儿的哭声往往让父母无所适从,很可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生成的古老生存本能,以确保新生儿不被忽视。

  惹人厌声音

  实验结果显示,人类最讨厌的声音排行榜上,位列第一的是刀子刮玻璃瓶声,第二名是叉子刮玻璃声,第三名是粉笔刮黑板声,第四名是尺子刮玻璃瓶声,第五名是指甲刮黑板声。

  英国《每日电讯报》援引研究报告作者苏克宾德·库马尔的话报道:“这种不舒服是一种非常原始的反应。它可能是听觉神经发出的一种求救信号,因为人耳似乎对某一高频段的声音异常敏感。”

  不过,人类为何对某类高频声音非常敏感尚需进一步研究。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