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王红蕾、彭武建、欧阳昕等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s(miRNAs),为寻求一种新的无创性SLE生物标志物奠定基础。研究指出,SLE患者和健康人体内循环miRNAs的表达谱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些差异的循环miRNAs可作为一种潜在的SLE候选生物标志物。该文章发表在第16卷第8期《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上。
日前,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王红蕾、彭武建、欧阳昕等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s(miRNAs),为寻求一种新的无创性SLE生物标志物奠定基础。研究指出,SLE患者和健康人体内循环miRNAs的表达谱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些差异的循环miRNAs可作为一种潜在的SLE候选生物标志物。该文章发表在第16卷第8期《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上。
采用Agilent human miRNA芯片检测并筛选出SLE患者与健康人血浆中表达丰度有显著变化miRNA,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2组间的比较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
结果显示,MiRNAs芯片检测发现,SLE患者与健康对照间存在明显差异的循环miRNAs共有51个,其中19个上调,32个下调;RT-qPCR对其中4个上调(miR-126、miR-21、miR-223和miR-451)和3个下调(miR-125a-3p、miR-146a和miR-155)循环miRNAs的验证结果与芯片数据所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