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2011 CSCO血液系统肿瘤专题论坛精要

作者: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贾麟;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刘婷智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11-07
导读

         在9 月15 日下午举行的血液肿瘤专题论坛和9 月17 日下午举行的淋巴瘤治疗专题论坛中,各位专家就血液系统各类肿瘤的最新进展内容进行了综合、总结及点评,带来了一场融合国内外最新观点的学术盛宴,现将这两场报告的精彩内容摘与读者分享。

关键字:  CSCO | 血液肿瘤 

  在9 月15 日下午举行的血液肿瘤专题论坛和9 月17 日下午举行的淋巴瘤治疗专题论坛中,各位专家就血液系统各类肿瘤的最新进展内容进行了综合、总结及点评,带来了一场融合国内外最新观点的学术盛宴,现将这两场报告的精彩内容摘与读者分享。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金洁教授报告了AML的诊治进展,阐述了AML从FAB分型到MICM分型的重大转变。

  AML诊断标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水平方面,如伴有t(15,17),t(8,21)或inv(16)的患者,即使原始细胞比例不足20%亦可作出诊断。AML患者预后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染色体,而对于细胞遗传学正常的患者,某些基因的突变对其预后也有重要意义,其中最重要的包括Flt-3、NPM1 和CEBPA 的突变,Flt-3 突变  提示患者预后不良,而后两种突变则是预后良好的指标。最新报告的两种新突变是DNMT3A 和IDH1/IDH2,前者是新的DNA甲基化酶,是AML患者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后者在正常核型中突变率为28.7%,是NPM1阳性而FLT3-ITD阴性基因型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MLL基因也可出现在正常核型患者中,提示预后不良。

  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健民教授报告了AML(非M3)诱导缓解治疗上的一些新观点。

  王教授分析了国内外多项大型的临床研究,从对传统的DA 方案[ 柔红霉素(DNR)+阿糖胞苷(Ara-C)](3+7)的挑战出发,包括增加或减少蒽环类药物或Ara-C的剂量、增加其他类型药物、不同蒽环类药物之间的比较等,主要得出以下两个方面的观点:① 在传统的DA(3+7)诱导方案上加用其他药物并没有显著改善患者长期生存,大剂量Ara-C 并未优于标准剂量的Ara-C。② 近年来,对蒽环类药物应用剂量的再评估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不再推荐标准剂量的DNR,而标准剂量的IA方案[去甲氧柔红霉素(IDA)+Ara-C]在诱导缓解中有一定优势,优于或相似于大剂量DNR,亚洲人群可耐受12 mg/m2 剂量的IDA,DNR的说明书上对心脏毒性累积剂量已有修改,但在治疗过程中,仍应注意心功能的评价。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邱林教授介绍了在AML治疗和预后相关分子遗传学中的一些热点关注,主要集中在几个重要的基因如NPM1,CEBPA,FLT3-ITD的突变或异常方面。

  对于正常核型的AML,NPM1表达的高低可作为预测复发的有效指标,NPM1突变亦是老年患者预后良好的标志。FLT3-ITD突变是预后不良的标志,此类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预后更好。而不同的CEBPA突变可能对患者的预后有不同的影响。BAALC、WT1、ERG系基因异常表达均提示预后不良。DNMT3A、MLL5基因表观遗传学异常均有预后不佳的意义。

  有关AML遗传学改变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在2011 版美国NCCN 指南中也增加了核型正常AML中分子遗传学异常的相关内容,这说明新的AML分子遗传学标记物的发现对AML 的治疗和预后评价都非常重要,而整合AML新的分子遗传学标志物对AML的预后帮助更大,临床医师应加强对分子遗传学的重视。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